第一纸白银移动版 首页
主页 > 纸白银入门知识 >
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前景
广告联系站长

  伯南克的牛市

  能走多远?

  道指破万四大关具有里程碑意义。从道指的设计结构来看,其价格加权平均数的特点,使它对廉价货币涌入金融市场的反应特别强烈。而2009年道指在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,一度处于6000点的低谷。4年过去,它足足涨了120%的水平,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战绩。

  道指能走多远?这正在成为冷静投资者思考的话题。有人说,道指能破万八大关,也有人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股票狂潮期,道指创造新纪录后,足足飘荡了9年,才开始回落。但也有人用1972年的例子指出,道指创纪录后,仅维持了两个月,就转身变为熊市。

  有分析人士称,道指表现抢眼,唯有一人劳苦功高,那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。是他坚定的量化宽松(QE)策略,使大量流动性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涌入金融市场,形成了一个不断增强的繁荣局面。

  伯南克是国际上公认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顶尖专家。在他看来,大萧条之所以演变成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灾难,主要原因是因为政府投入不够。基于这种认知,伯南克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先后进行了长达5年的QE,将大量流动性注入市场之中。他承诺,在美国失业率回到6.5%,通胀率达到2%的底线之前,不会撤出QE。

  QE(货币量化宽松政策),成了我们这个低迷时代的一道独特标志。

  QE:想说爱你不容易

  最近两天,一份由BAUPOST对冲基金的创始人赛思·卡拉曼撰写的年末投资者备忘录,在对冲基金圈中引来广泛反响。许多大名鼎鼎的传奇投资人将文件从计算机中打印出来,放到案头进行仔细研究。

  卡拉曼的备忘录之所以引起这样的轰动,是因为他回答了人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:“QE到底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?”

  所谓QE,意即量化宽松,是指美联储针对金融危机之后低迷的经济环境采用的货币政策。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国债和房贷债券,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账户内的资金增加,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。自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QE以来,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效仿,使QE成了治疗经济低迷的“特效药”。

  任何药物用久了,都会产生耐药性。如今,QE这剂特效猛药治疗经济问题的作用显得越来越有限。最近一段时间,关于QE是否应该结束的话题,成为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内部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。“鹰派”与“鸽派”各抒己见,任何一方如果表现出动摇的趋势,都会在汇市及股市引反连锁反应。

  卡拉曼在文件中写道:“QE是经济危机之中的免费午餐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。这场资本盛宴结束之时,它给我们带来的将是海量级的赤字和零利率环境。也许,QE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永远不能结束的借口。”他称,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似乎准备将QE进行到底,根本不考虑QE对经济的刺激效果以及QE带来的负作用效应。现实却是明摆着的,QE实施了5年,央行购买的债券越来越多,但经济却没有任何起色。

  对于卡拉曼的这种担忧,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以为然,他在上周末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:过早退出QE,有害无益。

  卡拉曼与伯南克这种隔空对话,深刻地反映出市场的迷惑情绪。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2年欧债危机之后,历经血战的市场投资者感到非常困惑。何处才是危机的终点?QE到底带给了人们什么?为此,我们通过走访纽约、东京和伦敦三大环球金融中心,力求了解战斗在汇市及股市的操盘手内心感受,为QE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影响,绘出一幅真实的图画。

  恐惧愈发加深

  在多数人看来,QE积累的海量资金,如同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海啸,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。JP摩根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,在过去的50个月中,美联储总共从二级市场购买了约2.5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房贷债券,占这两种债券发行总额的55%。如果美联储目前实施的月均购买85亿美元债券计划不变,未来一年内,所有新发行的国债和房贷债券,都将被美联储买走。

  基于恐惧,维吉尼亚州共和党人鲍勃最近向当地议会提交了一份提案,申请印发一种用黄金计量价值的特殊货币——维吉尼亚美元。无独有偶,除了维吉尼亚之外,南、北卡罗莱纳州和犹他州,也都出现了是否要退出美联储,发行自主货币的争论。

  议员提出白痴提案,是全世界的通病。鲍勃提案一经公布,惹来专家和媒体的嘲笑,所幸维吉尼亚州参议院没有失去理智,以65票对32票的优势结果,将这个“维吉尼亚币”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  但这件事却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索:如果美国的政治精英们都对鸽派央行和QE政策感到恐惧,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对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,是否依然抱有强烈的信心?

  5年前,在金融危机之中,伴随着雷曼兄弟的垮台,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完全丧失。笔者作为经历过那场血战的一线货币交易员,虽侥幸活到今天,但仍然无法忘记那种在悬崖间走钢丝,眼望着一个个同行坠入深渊的场景。那不是噩梦,那是实实在在的现实。

  不可否认,海量QE为市场带来了一些好的消息。就业和经济增长数字显示,北美和亚太地区的经济正呈现出转暖的趋势。但是,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,却并不牢固。对于金融圈外的人来说,他们并不清楚,这种专业的名词,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?很自然,任何对现实的不满,如物价、就业、医保、消费等民生出现问题,都会使人们对非常规的QE进行指责。

  稳定的QE,会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恐慌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。市场紧紧盯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,任何退出QE的暗示和风吹草动,都会引来股市和汇市的抛售狂潮。信心如此轻易被摧毁,这确实是一件很难令人理解的事情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聪明的投资者却擅长利用恐惧。他们深知,不确定的因素,使债券销售成为一座未经发现的“金矿”。LibreMax伙伴公司总裁里普曼瞅准时机,将海量廉价资金倾入债券市场,赚了个盘满钵满。里普曼曾是德意志银行房贷债券的操盘手,自然对债券市场非常熟悉。

  他的投资方向很有特点,选择了美联储不会去伸手购买的地盘,即次贷、消费类债券以及住房贷款的股票类证券(但他很小心地远离了受次贷风暴影响的房利美股票)。在他看来,这些证券具有好的发展前景,即可以受到美联储QE的支撑,但也不会受到QE退出效果的太大影响。果然,里普曼发财了,去年的收益率达到了21%。

  QE,有人欢喜,有人忧。

  货币战争愈演愈烈

  恐惧感,被媒体放大后,嵌入新的语境,就会被新的名词替代。QE带来的恐惧,就是这样被“货币战争”这个名词具化的。“货币战争”的始作俑者有很多,但圈内公认是巴西财长曼特加。按照他的本意,所谓货币之间的战争,是一种零和游戏。即全球央行都致力于以QE的方式,竞争性贬值本币、扩大出口、增加就业;同时限制进口、掠夺贸易伙伴国的消费者需求。

  “货币战争”的提法,使经济学者想起了上世纪30年代的往事——在全球经济危机之下,各个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,疯狂地贬值本国货币,最终使全球陷入无可挽回的通货膨胀之中,走上“慢性自杀”道路。

  美联储的QE,就像是涌涌不断的货币子弹,以密集的方式射向经济不景气现状。而在“射击”的过程中,美联储无限量的发行钞票,则使美元以极快速度向价格的波底滑行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与上个世纪相比,央行承受货币战争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。央行在二级市场从银行手中大量收购国债。而央行行长如同战场上的将军一般,试图在低利率环境中使资产市场增值,尽快加速经济前行的脚步。

纸白银新手入门知识大全:纸白银入门投资


黄金白银免费指导加大师微信:t8866808